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3344体育平台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研究”举行开题会
字号:

2024年1月25日,3344体育平台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研究”在京举行开题会。3344体育平台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出席会议并致辞。项目首席专家、3344体育平台法学研究所法制史教研室主任、研究员张生作项目情况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3344体育平台学部委员孙宪忠,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朱勇,3344体育平台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冠梓,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李雪梅,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聂鑫等评议专家对项目做了点评。3344体育平台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陈国平,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罗冠男,3344体育平台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帅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李富鹏等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



莫纪宏在致辞中指出,在学理上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精准的逻辑分析,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法律史的视角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加快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其独特优势与鲜明意义。



项目首席专家张生就项目主旨、研究意义、子项目设置、最终成果、进度安排等方面作了具体陈述。他介绍,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学习外来文明成果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中国法学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对西方的全盘横向继受,从“七科之学”到“六法全书”这套来自西方的解释体系和中国文化、中国实践之间难免存在巨大脱节。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切实加强中国法学的自主性、原创性,加快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真正做到以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阐述中国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思想源泉和文化根脉,为当代中国法学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思想精华。本项目将运用“第二个结合”科学方法梳理中国传统法律知识体系,在实践中融入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形成贯通古今的法律知识网络,回应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与未来发展。



专家评议组对项目给予了肯定性评价,认为项目组前期准备充分,研究计划合理,项目成果可预期,有望在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方面做出重要研究发现。

专家评议组组长孙宪忠指出,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树立民族自信,对文化理论研究来说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着力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是推动法学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立足点。现代法治文明有两大标志,一是人民权利的保护,二是公共权力的分工制衡,这两点缺一不可。按照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古代文化,人民权利值得被放在法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地位进行研究;公共权力的制度建设,从历史的角度考虑,也有丰富的资源值得挖掘。



朱勇指出,研究者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否定历史,应客观全面地考察传统法律及其变革,在还原历史本貌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合理的借鉴吸收,同时兼顾古代与近代的法制建设经验,以免挂一漏万之弊。在学术研究中,既要全面覆盖,也要有重点创新与突破,解决现实问题,为当代治理提供经验智慧。



张冠梓指出,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二者的内涵及其关系值得深入研究探讨。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先后确立,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时代命题的提出,包括法律史学在内的中国法学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我们既要对自身历史保持尊重的态度,也要对西方法治文明保持开放的视野,审慎、科学、客观地借鉴吸收有益成果,以避免偏颇。要拓宽项目研究的知识源,实现基础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的结合,加强跨学科交流合作,凝聚力量、集体攻关,真正将“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格局框架搭建起来。



李雪梅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研究”这一项目,为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法律史学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就研究的具体开展而言,可以通过一定的数据指标来反映法治文明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所占的比重,进而为项目提供细节支撑,增强研究的说服力。在对珍稀史料加以充分挖掘的同时,应兼顾史料的典型性与代表性,避免束缚研究思路,从而使项目研究的历史解读能够达到大众普遍接受的程度。



聂鑫表示,中国从近代起就已关注到西方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这也是在讨论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时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沟通古今”,进行融会阐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打通中西”,超越文明隔阂、超越文明冲突,通过中西互鉴来实现创新和突破。创造中华文明新形态,从中国法治实践出发,对于既往的中国法学研究范式、话语体系、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的审视、详细的分析和精当的评价,使宏大构想走向完整体系。



专家评议后,张生代表项目组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议与意见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项目组将充分吸收专家的宝贵建议与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在项目实施过中动态调整研究工作,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事业进取心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力争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丁赛,法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张锦贵参加了开题会并分别主持部分环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